《那拉提》为弹拨乐与鼓乐而作。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新疆著名的草场“那拉提”。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突厥语意为“白阳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关于那拉提草原,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为了配合“西域流光”这场音乐会,我特意使用了具有西域风格的调式音阶与材料作为这部作品的创作主线。在突出自身风格的同时,与日本鼓乐进行结合,两种文化与艺术在这部作品中进行了巧妙的融合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