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由弹拨声部长兼三弦首席黄桂芳、扬琴首席瞿建青、琵琶首席俞嘉共同策划的音乐会。
锦绣年华,顾名思义都是由华乐团的青年演奏家以弹拨乐为主的组合,细意挑选了多首弹拨乐重奏以及综合类重奏精品,编制由小到大,更体现了乐团青年弹拨乐演奏家们的朝气与实力!
张晓峰作曲
张晓峰作曲
《对花》系借用民间乐曲而得名, 暗指琵琶与扬琴的二重奏形式。乐曲运用自由的二部性曲体结构创作而成第一部分为安静的 、优美的歌声伴随着轻盈的舞蹈由远到近的情节。第二部分为琵琶泛音的滑音 表现口弦情歌的效果随后速度逐渐加快又回到优美的歌声与舞蹈情景中继而慢慢消失在夜色中。总体音乐情绪 : 虚幻 、神秘。 该作品应著名琵琶演奏家杨靖教授委约创作。
张晓峰,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作曲家。曾任上海歌剧院扬琴独奏演员, 1970年起专职从事作曲。 其七十年代创作的《山村来了个售货员》、《边寨之歌》等曾风靡一时,至今仍脍炙人口。后来创作的 《琵琶行》、《新婚别》等乐曲被誉为“ 音乐中的唐诗” 。二胡协奏曲《丽歌行》、《杨贵妃》、 《西施情》和《六月雪》,在新加坡首演时引起轰动。他对江南丝竹的挖掘、整理、改编和出版,对“江南丝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了不小的推进作用。
张晓峰,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作曲家。曾任上海歌剧院扬琴独奏演员, 1970年起专职从事作曲。 其七十年代创作的《山村来了个售货员》、《边寨之歌》等曾风靡一时,至今仍脍炙人口。后来创作的 《琵琶行》、《新婚别》等乐曲被誉为“ 音乐中的唐诗” 。二胡协奏曲《丽歌行》、《杨贵妃》、 《西施情》和《六月雪》,在新加坡首演时引起轰动。他对江南丝竹的挖掘、整理、改编和出版,对“江南丝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了不小的推进作用。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琵琶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扬琴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刘星作曲、陈哲改编
刘星作曲、陈哲改编
刘星 - 中国知名作曲家与中阮演奏家。他任职上海音乐学院中阮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半度音乐制作公司的艺术总监。他的作品以民乐、Newage音乐为主,其中包括:《动物组曲》、 《第二民族交响乐》 和《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等。
刘星 - 中国知名作曲家与中阮演奏家。他任职上海音乐学院中阮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半度音乐制作公司的艺术总监。他的作品以民乐、Newage音乐为主,其中包括:《动物组曲》、 《第二民族交响乐》 和《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等。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中阮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中阮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中阮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大阮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江南丝竹、顾冠仁编配
江南丝竹、顾冠仁编配
三六此曲流传甚广。原名《三落》,因“三六”是江南吴语“三落”的谐音,故有此名。乐曲旋律流畅活泼,顿挫分明,洋溢着欢乐的情绪。
顾冠仁是著名国家一级作曲家。历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荣誉会长和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花木兰》、合奏《春天》组曲、《将军令》、《大地回春》;乐队协奏曲《八音和鸣》,曲笛、古筝双协奏曲《牡丹亭》,《驼铃响叮当》、江南丝竹《春晖曲》及音乐朗诵《琵琶行》等。
顾冠仁是著名国家一级作曲家。历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荣誉会长和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花木兰》、合奏《春天》组曲、《将军令》、《大地回春》;乐队协奏曲《八音和鸣》,曲笛、古筝双协奏曲《牡丹亭》,《驼铃响叮当》、江南丝竹《春晖曲》及音乐朗诵《琵琶行》等。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琵琶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扬琴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中阮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鄭芝庭出生于台湾高雄,现任职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 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修阮咸,师承陈怡蒨,并于在校期间副修三弦及作曲。在学习阶段先后得到何丽香、于惠兰、崔军淼、汤良兴、冯少先等名师指导。
鄭芝庭在校时即活跃于舞台,积极参与学校音乐会并多次举办音乐会。如2008年郑芝庭毕业音乐会。 2007年郑芝庭、兵筱洁联合音乐会。 2004年郑芝庭、刘心琳【潜畅】晋级联合音乐会。并于2008年获卫武营全国音乐大赛大专社会组阮咸独奏第一名。
于新加坡工作期间也积极参与多项音乐会并担任独奏。如2019年【壹缕琴丝之太阳颂】新加坡首演高音阮与中阮协奏《日月歌》。 2015年举办【银弦芝音】联合音乐会。 2014年参与【柳琴‧阮咸音乐演奏诠释与教学论坛】于母校演出【国内外师生联合音乐会】,担任高音阮独奏《童年》。 2014年演出【阮咸和鸣】联合音乐会,担任小阮独奏《秋》。 2013年举办【心弦】联合音乐会。 2012年演出【Asian Waves:The Changing Face Of Asian】中阮与二胡独奏首演《Autumn Blues》。 2010年演出【阮咸一家亲】,担任中阮独奏《孤芳自赏》。 2009年【野蜂狂舞-杰出校友与南艺弹拨乐团】,担任小阮独奏《阿拉伯风格奇想曲》。
在从事演奏之余,芝庭也积极潜心于教学工作。于新加坡担任多所小学以及中学的华乐团弹拨指导老师,多次荣获新加坡教育部的奖项
中阮
鄭芝庭出生于台湾高雄,现任职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 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修阮咸,师承陈怡蒨,并于在校期间副修三弦及作曲。在学习阶段先后得到何丽香、于惠兰、崔军淼、汤良兴、冯少先等名师指导。
鄭芝庭在校时即活跃于舞台,积极参与学校音乐会并多次举办音乐会。如2008年郑芝庭毕业音乐会。 2007年郑芝庭、兵筱洁联合音乐会。 2004年郑芝庭、刘心琳【潜畅】晋级联合音乐会。并于2008年获卫武营全国音乐大赛大专社会组阮咸独奏第一名。
于新加坡工作期间也积极参与多项音乐会并担任独奏。如2019年【壹缕琴丝之太阳颂】新加坡首演高音阮与中阮协奏《日月歌》。 2015年举办【银弦芝音】联合音乐会。 2014年参与【柳琴‧阮咸音乐演奏诠释与教学论坛】于母校演出【国内外师生联合音乐会】,担任高音阮独奏《童年》。 2014年演出【阮咸和鸣】联合音乐会,担任小阮独奏《秋》。 2013年举办【心弦】联合音乐会。 2012年演出【Asian Waves:The Changing Face Of Asian】中阮与二胡独奏首演《Autumn Blues》。 2010年演出【阮咸一家亲】,担任中阮独奏《孤芳自赏》。 2009年【野蜂狂舞-杰出校友与南艺弹拨乐团】,担任小阮独奏《阿拉伯风格奇想曲》。
在从事演奏之余,芝庭也积极潜心于教学工作。于新加坡担任多所小学以及中学的华乐团弹拨指导老师,多次荣获新加坡教育部的奖项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中阮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中阮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大阮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陈欣若作曲
陈欣若作曲
陈欣若 - 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曾任和声教研室主任,现任音乐综合理论学科副主任,曾师从罗新民教授、郭文景教授。200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
陈欣若 - 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曾任和声教研室主任,现任音乐综合理论学科副主任,曾师从罗新民教授、郭文景教授。200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琵琶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中阮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鄭芝庭出生于台湾高雄,现任职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 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修阮咸,师承陈怡蒨,并于在校期间副修三弦及作曲。在学习阶段先后得到何丽香、于惠兰、崔军淼、汤良兴、冯少先等名师指导。
鄭芝庭在校时即活跃于舞台,积极参与学校音乐会并多次举办音乐会。如2008年郑芝庭毕业音乐会。 2007年郑芝庭、兵筱洁联合音乐会。 2004年郑芝庭、刘心琳【潜畅】晋级联合音乐会。并于2008年获卫武营全国音乐大赛大专社会组阮咸独奏第一名。
于新加坡工作期间也积极参与多项音乐会并担任独奏。如2019年【壹缕琴丝之太阳颂】新加坡首演高音阮与中阮协奏《日月歌》。 2015年举办【银弦芝音】联合音乐会。 2014年参与【柳琴‧阮咸音乐演奏诠释与教学论坛】于母校演出【国内外师生联合音乐会】,担任高音阮独奏《童年》。 2014年演出【阮咸和鸣】联合音乐会,担任小阮独奏《秋》。 2013年举办【心弦】联合音乐会。 2012年演出【Asian Waves:The Changing Face Of Asian】中阮与二胡独奏首演《Autumn Blues》。 2010年演出【阮咸一家亲】,担任中阮独奏《孤芳自赏》。 2009年【野蜂狂舞-杰出校友与南艺弹拨乐团】,担任小阮独奏《阿拉伯风格奇想曲》。
在从事演奏之余,芝庭也积极潜心于教学工作。于新加坡担任多所小学以及中学的华乐团弹拨指导老师,多次荣获新加坡教育部的奖项
中阮
鄭芝庭出生于台湾高雄,现任职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 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修阮咸,师承陈怡蒨,并于在校期间副修三弦及作曲。在学习阶段先后得到何丽香、于惠兰、崔军淼、汤良兴、冯少先等名师指导。
鄭芝庭在校时即活跃于舞台,积极参与学校音乐会并多次举办音乐会。如2008年郑芝庭毕业音乐会。 2007年郑芝庭、兵筱洁联合音乐会。 2004年郑芝庭、刘心琳【潜畅】晋级联合音乐会。并于2008年获卫武营全国音乐大赛大专社会组阮咸独奏第一名。
于新加坡工作期间也积极参与多项音乐会并担任独奏。如2019年【壹缕琴丝之太阳颂】新加坡首演高音阮与中阮协奏《日月歌》。 2015年举办【银弦芝音】联合音乐会。 2014年参与【柳琴‧阮咸音乐演奏诠释与教学论坛】于母校演出【国内外师生联合音乐会】,担任高音阮独奏《童年》。 2014年演出【阮咸和鸣】联合音乐会,担任小阮独奏《秋》。 2013年举办【心弦】联合音乐会。 2012年演出【Asian Waves:The Changing Face Of Asian】中阮与二胡独奏首演《Autumn Blues》。 2010年演出【阮咸一家亲】,担任中阮独奏《孤芳自赏》。 2009年【野蜂狂舞-杰出校友与南艺弹拨乐团】,担任小阮独奏《阿拉伯风格奇想曲》。
在从事演奏之余,芝庭也积极潜心于教学工作。于新加坡担任多所小学以及中学的华乐团弹拨指导老师,多次荣获新加坡教育部的奖项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中阮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中阮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大阮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扬琴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刘畅作曲
刘畅作曲
《那拉提》为弹拨乐与鼓乐而作。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新疆著名的草场“那拉提”。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突厥语意为“白阳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关于那拉提草原,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为了配合“西域流光”这场音乐会,我特意使用了具有西域风格的调式音阶与材料作为这部作品的创作主线。在突出自身风格的同时,与日本鼓乐进行结合,两种文化与艺术在这部作品中进行了巧妙的融合与碰撞。
刘畅,青年作曲家。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教师。大连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广西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吉林交响乐团驻团作曲。200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系,200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2012年以第一名成绩保送至研究生。附中与本科分别师从于著名作曲家杜咏教授、罗新民教授,本科期间曾受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杜鸣心先生的悉心指导。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如宝钢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古驰珠宝与腕表基金等。
刘畅,青年作曲家。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教师。大连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广西民族乐团驻团作曲,吉林交响乐团驻团作曲。200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系,200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2012年以第一名成绩保送至研究生。附中与本科分别师从于著名作曲家杜咏教授、罗新民教授,本科期间曾受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杜鸣心先生的悉心指导。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如宝钢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古驰珠宝与腕表基金等。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中阮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琵琶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扬琴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鄭芝庭出生于台湾高雄,现任职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 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修阮咸,师承陈怡蒨,并于在校期间副修三弦及作曲。在学习阶段先后得到何丽香、于惠兰、崔军淼、汤良兴、冯少先等名师指导。
鄭芝庭在校时即活跃于舞台,积极参与学校音乐会并多次举办音乐会。如2008年郑芝庭毕业音乐会。 2007年郑芝庭、兵筱洁联合音乐会。 2004年郑芝庭、刘心琳【潜畅】晋级联合音乐会。并于2008年获卫武营全国音乐大赛大专社会组阮咸独奏第一名。
于新加坡工作期间也积极参与多项音乐会并担任独奏。如2019年【壹缕琴丝之太阳颂】新加坡首演高音阮与中阮协奏《日月歌》。 2015年举办【银弦芝音】联合音乐会。 2014年参与【柳琴‧阮咸音乐演奏诠释与教学论坛】于母校演出【国内外师生联合音乐会】,担任高音阮独奏《童年》。 2014年演出【阮咸和鸣】联合音乐会,担任小阮独奏《秋》。 2013年举办【心弦】联合音乐会。 2012年演出【Asian Waves:The Changing Face Of Asian】中阮与二胡独奏首演《Autumn Blues》。 2010年演出【阮咸一家亲】,担任中阮独奏《孤芳自赏》。 2009年【野蜂狂舞-杰出校友与南艺弹拨乐团】,担任小阮独奏《阿拉伯风格奇想曲》。
在从事演奏之余,芝庭也积极潜心于教学工作。于新加坡担任多所小学以及中学的华乐团弹拨指导老师,多次荣获新加坡教育部的奖项
中阮
鄭芝庭出生于台湾高雄,现任职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 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修阮咸,师承陈怡蒨,并于在校期间副修三弦及作曲。在学习阶段先后得到何丽香、于惠兰、崔军淼、汤良兴、冯少先等名师指导。
鄭芝庭在校时即活跃于舞台,积极参与学校音乐会并多次举办音乐会。如2008年郑芝庭毕业音乐会。 2007年郑芝庭、兵筱洁联合音乐会。 2004年郑芝庭、刘心琳【潜畅】晋级联合音乐会。并于2008年获卫武营全国音乐大赛大专社会组阮咸独奏第一名。
于新加坡工作期间也积极参与多项音乐会并担任独奏。如2019年【壹缕琴丝之太阳颂】新加坡首演高音阮与中阮协奏《日月歌》。 2015年举办【银弦芝音】联合音乐会。 2014年参与【柳琴‧阮咸音乐演奏诠释与教学论坛】于母校演出【国内外师生联合音乐会】,担任高音阮独奏《童年》。 2014年演出【阮咸和鸣】联合音乐会,担任小阮独奏《秋》。 2013年举办【心弦】联合音乐会。 2012年演出【Asian Waves:The Changing Face Of Asian】中阮与二胡独奏首演《Autumn Blues》。 2010年演出【阮咸一家亲】,担任中阮独奏《孤芳自赏》。 2009年【野蜂狂舞-杰出校友与南艺弹拨乐团】,担任小阮独奏《阿拉伯风格奇想曲》。
在从事演奏之余,芝庭也积极潜心于教学工作。于新加坡担任多所小学以及中学的华乐团弹拨指导老师,多次荣获新加坡教育部的奖项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中阮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中阮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大阮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許文俊,新加坡打击乐演奏家,曾被《海峡时报》 誉为同辈中最有潜力的音乐家之一。文俊于 2022 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家。现任摩尔斯打击乐团创意总监、新加坡华乐总会青年部主席、新加坡打击乐协会秘书长、及南洋艺术学院和新加坡武装部队的打击乐教师。
許文俊自幼学习钢琴与钢琴,由扬琴教育家魏砚铭启蒙且精心栽培。2010 年考入南洋艺术学院西洋打击乐系,并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学士学位。随后获全额奖学金前往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修读硕士学位。文俊在 2022 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此外,他也曾受邀为欧洲室内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担任打击乐手,并曾在获得格莱美奖的俄耳浦斯室内乐团担任实习团员。
文俊非常重视打击乐的发展和创新,并积极推广现代打击乐的创作,至今已委约并首演了超过 40 部包括独奏、重奏、室内乐等不同类型的新作品。文俊成立的摩尔斯打击乐团已举办过多场演出,与多位本地作曲家合作,积极推广本地原创作品及新加坡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声音,至今已委约了 9 首打击乐作品。
文俊也是打击乐国际品牌 Freer Percussion 的代言人。
打击乐
許文俊,新加坡打击乐演奏家,曾被《海峡时报》 誉为同辈中最有潜力的音乐家之一。文俊于 2022 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家。现任摩尔斯打击乐团创意总监、新加坡华乐总会青年部主席、新加坡打击乐协会秘书长、及南洋艺术学院和新加坡武装部队的打击乐教师。
許文俊自幼学习钢琴与钢琴,由扬琴教育家魏砚铭启蒙且精心栽培。2010 年考入南洋艺术学院西洋打击乐系,并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学士学位。随后获全额奖学金前往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修读硕士学位。文俊在 2022 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此外,他也曾受邀为欧洲室内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担任打击乐手,并曾在获得格莱美奖的俄耳浦斯室内乐团担任实习团员。
文俊非常重视打击乐的发展和创新,并积极推广现代打击乐的创作,至今已委约并首演了超过 40 部包括独奏、重奏、室内乐等不同类型的新作品。文俊成立的摩尔斯打击乐团已举办过多场演出,与多位本地作曲家合作,积极推广本地原创作品及新加坡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声音,至今已委约了 9 首打击乐作品。
文俊也是打击乐国际品牌 Freer Percussion 的代言人。
王辰威作曲
王辰威作曲
弹拨七重奏
《童年》以活泼诙谐的快板开场,勾勒出童年无忧的笑颜和七彩的梦幻。中段转入深情的慢板,吟唱着成长的历程与青春的憧憬。快板重现,乐曲以俏皮的尾声结束。在作曲技法上,乐曲结合了华乐的五声音阶与西乐的半音阶,为传统华乐器增添了新的表现力。
王辰威16岁创作阮合奏《童年》,2005年由新加坡阮咸室内乐团首演后陆续改编为西洋弦乐版及多种室内乐版与笙合奏版。2025年作者应新加坡华乐团委约,将其重编为弹拨乐七重奏。
王辰威,新加坡华乐团驻团作曲家、国立教育学院及南洋艺术学院兼职讲师、新加坡华乐总会副秘
书长、The TENG Company (鼟)研究教育部主任,主笔 624 页英文书《鼟华乐配器指南》。2009
年获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赴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修读为期五年的作曲与音频工程硕士学
位,毕业时获颁大学荣誉奖。新加坡、台湾、香港及澳门的专业乐团经常委约王辰威作曲,包括多首
中西乐比赛指定曲。其荣誉有新加坡“青年艺术家奖”、国际青年商会“新加坡杰出青年奖”、两届新
加坡词曲版权协会“年度本地古典音乐奖”。
王辰威,新加坡华乐团驻团作曲家、国立教育学院及南洋艺术学院兼职讲师、新加坡华乐总会副秘
书长、The TENG Company (鼟)研究教育部主任,主笔 624 页英文书《鼟华乐配器指南》。2009
年获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赴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修读为期五年的作曲与音频工程硕士学
位,毕业时获颁大学荣誉奖。新加坡、台湾、香港及澳门的专业乐团经常委约王辰威作曲,包括多首
中西乐比赛指定曲。其荣誉有新加坡“青年艺术家奖”、国际青年商会“新加坡杰出青年奖”、两届新
加坡词曲版权协会“年度本地古典音乐奖”。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中阮
出生于台湾桃园市,五岁学习钢琴、七岁学习柳琴,十岁登台表演并于十三岁开始接触中阮。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研究所(2023)、大学部(2021),师事柳琴、中阮演奏家、教育家陈崇青教授。同年进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中阮演奏家。 201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附属中坜高中音乐班,师承、启蒙于杨杰儒老师。亦曾师事陈子涵老师。
在学期间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包括每年定期于国家音乐厅进行的系展公演,并入选新秀于国家演奏厅担纲主奏演出、学院国乐团、小巨人丝竹乐团以及职业乐团的兼任工作等,演出足迹遍及台、陆和墨西哥等地。
获奖和展演、录音作品无数,包括2017年及2019年荣获台湾区全国音乐比赛高中组柳琴和中阮项目双料特优冠军;2023年9月参加桃园市国乐团器乐大赛《筝声阮语会知音》中阮演奏获得最佳人气奖;2023年4月入选NCO《吴侬阮语》中阮器乐大赛复赛。 2019年担任台艺弹拨乐展《琴人旅程》音乐会协奏,演出《萝蕾莱》;参与台北市立国乐团2022及2023年卢亮辉《春夏秋冬》专辑录音、专辑2录音;2021和2023年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举办学士及硕士毕业独奏会,于台湾首演柳琴、中阮、钢琴三重奏《西班牙舞曲》广受好评。目前除了专职演奏工作,也从事钢琴、中阮、柳琴以及音乐基础科目(视唱、听写、乐理)之教学。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琵琶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扬琴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鄭芝庭出生于台湾高雄,现任职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 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修阮咸,师承陈怡蒨,并于在校期间副修三弦及作曲。在学习阶段先后得到何丽香、于惠兰、崔军淼、汤良兴、冯少先等名师指导。
鄭芝庭在校时即活跃于舞台,积极参与学校音乐会并多次举办音乐会。如2008年郑芝庭毕业音乐会。 2007年郑芝庭、兵筱洁联合音乐会。 2004年郑芝庭、刘心琳【潜畅】晋级联合音乐会。并于2008年获卫武营全国音乐大赛大专社会组阮咸独奏第一名。
于新加坡工作期间也积极参与多项音乐会并担任独奏。如2019年【壹缕琴丝之太阳颂】新加坡首演高音阮与中阮协奏《日月歌》。 2015年举办【银弦芝音】联合音乐会。 2014年参与【柳琴‧阮咸音乐演奏诠释与教学论坛】于母校演出【国内外师生联合音乐会】,担任高音阮独奏《童年》。 2014年演出【阮咸和鸣】联合音乐会,担任小阮独奏《秋》。 2013年举办【心弦】联合音乐会。 2012年演出【Asian Waves:The Changing Face Of Asian】中阮与二胡独奏首演《Autumn Blues》。 2010年演出【阮咸一家亲】,担任中阮独奏《孤芳自赏》。 2009年【野蜂狂舞-杰出校友与南艺弹拨乐团】,担任小阮独奏《阿拉伯风格奇想曲》。
在从事演奏之余,芝庭也积极潜心于教学工作。于新加坡担任多所小学以及中学的华乐团弹拨指导老师,多次荣获新加坡教育部的奖项
中阮
鄭芝庭出生于台湾高雄,现任职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 2008年毕业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系。主修阮咸,师承陈怡蒨,并于在校期间副修三弦及作曲。在学习阶段先后得到何丽香、于惠兰、崔军淼、汤良兴、冯少先等名师指导。
鄭芝庭在校时即活跃于舞台,积极参与学校音乐会并多次举办音乐会。如2008年郑芝庭毕业音乐会。 2007年郑芝庭、兵筱洁联合音乐会。 2004年郑芝庭、刘心琳【潜畅】晋级联合音乐会。并于2008年获卫武营全国音乐大赛大专社会组阮咸独奏第一名。
于新加坡工作期间也积极参与多项音乐会并担任独奏。如2019年【壹缕琴丝之太阳颂】新加坡首演高音阮与中阮协奏《日月歌》。 2015年举办【银弦芝音】联合音乐会。 2014年参与【柳琴‧阮咸音乐演奏诠释与教学论坛】于母校演出【国内外师生联合音乐会】,担任高音阮独奏《童年》。 2014年演出【阮咸和鸣】联合音乐会,担任小阮独奏《秋》。 2013年举办【心弦】联合音乐会。 2012年演出【Asian Waves:The Changing Face Of Asian】中阮与二胡独奏首演《Autumn Blues》。 2010年演出【阮咸一家亲】,担任中阮独奏《孤芳自赏》。 2009年【野蜂狂舞-杰出校友与南艺弹拨乐团】,担任小阮独奏《阿拉伯风格奇想曲》。
在从事演奏之余,芝庭也积极潜心于教学工作。于新加坡担任多所小学以及中学的华乐团弹拨指导老师,多次荣获新加坡教育部的奖项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中阮
許民慧,现任新加坡华乐团中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首席和新加坡阮咸学会理事。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后,年仅21岁的她就考入了新加坡华乐团。当时,民慧是华乐团里最年轻的演奏家。
民慧热衷于教学,她也受过专业训练,从2014年起,在新光学校教导自闭儿童学习阮。从2020年起,她也受委任为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阮导师。
音乐伴随着許民慧成长,八岁随徐宜平习阮。2005年,她获得中央音乐学院所颁发的中阮文凭。2006年起,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首席张蓉晖。2011年获得南洋艺术学院音乐演奏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2010年义安公司学士学位奖学金。
民慧是华乐比赛的常胜军,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2010年,她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的首届阮北京邀请赛青年专业组金奖,创造了本地中阮选手近些年赴国外参赛的最好成绩。2008 年,她获颁新加坡华乐比赛的中阮独奏公开组冠军。此外,民慧演奏风格自然,技巧娴熟流畅,颇受好评。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大阮
曾靖文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及中央音乐学院联办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是一名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青年阮演奏家。靖文于2023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大阮演奏家。靖文师从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和大阮演奏家景颇,同时也向新加坡华乐团弹拨声部长黄桂芳与著名三弦演奏家张念冰学习三弦。
曾靖文是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创团成员之一,也曾加入过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及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等多个本地华乐团体,拥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演出经验。2011年与鼎艺团首演由著名指挥林曜执棒的双阮协奏曲《白梅》,并随鼎艺团荣获2011年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的银奖,以及2009年兰戈伦国际威尔斯诗人与音乐家节民族器乐比赛的冠军。2010年荣获全国华乐比赛中阮独奏公开组第二名,并在同年担任鼎艺团弹拨乐声部首席。
曾靖文于2018年考入中国苏州民族乐团,于2019年随团前往欧洲巡演,深受好评,并在2021年荣获奥地利音乐剧院“国际交响乐团奖”。除了丰富的乐团演出经验,曾靖文也十分重视培养下一代,希望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表演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中阮
饶思铭,新加坡华乐团阮演奏家,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中阮兼大阮首席,新加坡阮咸学会副秘书。
思铭师从著名中阮演奏家,新加坡华乐团阮声部首席张蓉晖,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获颁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一等荣誉学士文凭。
多次在各大比赛中获奖。曾在2010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现称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公开组冠军,于获奖音乐会上,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云南回忆》第三乐章。同年,思铭获得中国民族管弦协会在北京举办的首届阮咸国际大赛,青年专业组银奖,并代表阮咸印象室内乐团,受邀参与了新加坡纳丹总统在北京出席的新加坡成立45周年及新中建交20周年文艺演出。
2017年,思铭受邀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举行演奏会,与交响乐团Symphonic Winds 合作演出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2018年,参与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的华族室内乐计划,于艺术中心吟诵工作室举办《展望》音乐会。同年,思铭收到来自迪士尼的邀请,为电影《花木兰》录制配乐 。2019年,于台北国家两厅院成功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2020 疫情期间,思铭受邀为好莱坞电影 “Songbird” 录制音乐。
除了专注乐团工作以外,思铭也经常与各界艺术团体交流合作演出,多次担任独奏与重奏,曾出访欧洲,中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思铭曾是鼎艺团、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和新加坡阮咸印象室内乐团的创团成员,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中的活跃分子,以教导和启发下一代阮乐爱好者而自豪,在教育和传承中不遗余力。
思铭热爱华乐,常常善用各种媒体平台推广华乐之美,以崭新的角度丰富了华乐演奏家的身份,成为当今备受瞩目的,深受大家喜爱的青年阮演奏家。
姜莹作曲
姜莹作曲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而又耀眼的 明珠,以其神秘而广博的内涵、丰富而精美的 历史遗存,承载着中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延续 着万古文化的血脉。 乐曲巧妙地运用中国民族乐器的特性,把西域 调式与印度调式相结合,体现着古代四大文明的 唯一汇聚地——敦煌所具有的多元、传奇的色彩。 乐曲在节奏及情感表达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 分着重表现了敦煌古城千里戈壁的凄凉与萧瑟。 第二部分表达了今日敦煌的繁荣与生机。 全曲以古筝低沉的回转开篇,新笛、二胡、 琵琶和阮紧随奏响,时而欢快、激昂,时而婉转、 忧伤,使人仿佛穿越于敦煌4000年兴衰起伏的历史 长河之中,让人脑海中不禁浮想出“古道驿站”、 “敦煌盛世”的繁盛景象以及莫高窟壁画中 “飞天”、“反弹琵琶”等千姿百态的乐舞场景。 第二部分由音色润丽、清晰的曲笛取代了表现 中低音域的新笛,曲风即刻变得生动、活泼, 同时加以表演者以手轻拍二胡琴膜模拟鼓声、 马蹄声,拍打琵琶和阮的面板以加强节奏感。 这首曲子展现了中国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以及 中国民族乐曲的传承与创新。
姜莹是中国当代作曲家。2010年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任上海民族乐团驻团作曲,2013年调入中央民族乐团担任驻团作曲。主要作品有《丝绸之路》、《龙图腾》、《太极》、《富春山居图》、《印象国乐》等。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2013 年与著名导演王潮歌合作,担任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乐》的全剧作曲,并获文化部青年作曲家奖。
姜莹是中国当代作曲家。2010年硕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任上海民族乐团驻团作曲,2013年调入中央民族乐团担任驻团作曲。主要作品有《丝绸之路》、《龙图腾》、《太极》、《富春山居图》、《印象国乐》等。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2013 年与著名导演王潮歌合作,担任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乐》的全剧作曲,并获文化部青年作曲家奖。
周若瑜是江苏南京人,7岁开始学习二胡,师从祁坚达教授。1996年考取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段永强教授。周若瑜于2000年取得“刘明源”奖学金一等奖,隔年荣获第四届“天华杯”全国二胡比赛一等奖。
周若瑜于2002年以优秀成绩考取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并获得一等奖学金,师从张尊连教授;求学期间曾获北京市“三好學生”獎;2003年获得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二胡比赛铜奖;2004 年“澳门首届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青年二胡专业组银奖。2005年获得“中录杯”国际二胡大赛二等奖;同年被保送研究生。
高胡
周若瑜是江苏南京人,7岁开始学习二胡,师从祁坚达教授。1996年考取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段永强教授。周若瑜于2000年取得“刘明源”奖学金一等奖,隔年荣获第四届“天华杯”全国二胡比赛一等奖。
周若瑜于2002年以优秀成绩考取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并获得一等奖学金,师从张尊连教授;求学期间曾获北京市“三好學生”獎;2003年获得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二胡比赛铜奖;2004 年“澳门首届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青年二胡专业组银奖。2005年获得“中录杯”国际二胡大赛二等奖;同年被保送研究生。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琵琶
王思元,200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樊薇教授学习琵琶,2015年附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FA),师从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至今。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2023年9月,她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家。
在校期间多次以独奏和重奏形式代表学校出访中国大陆艺术院校如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星海音乐学院附中、西安音乐学院附中等。2017年11月,英国查尔斯王子访问NAFA,王思元代表NAFA华乐系为查尔斯王子演奏《春江花月夜》。 2016年12月,王思元代表南洋艺术学院参加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获琵琶公开组亚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重奏及小乐队组公开组冠军;2017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并在2017新加坡南洋国际音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同时参与南艺四重奏获得专业重奏组冠军。2018年获得新加坡全国华乐大赛中获得琵琶公开组冠军,并入选获奖者音乐会,由新加坡华乐团协奏《丝路飞天》。2019年获得南艺-睿华乐协奏曲大赛冠军,2019年3月入选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与新加坡华乐团《少年之锐》音乐会,演奏琵琶协奏曲《文武双全》。
修读琵琶期间,凭借琵琶功底开始学习中阮,在2020年从南艺琵琶专业毕业以后,又选择继续留校攻读第二专业中阮,继续跟随新加坡华乐团琵琶首席俞嘉老师学习中阮,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中阮专业青年组中获得亚军,并在2020年新加坡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组冠军,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第三届南洋国际音乐大赛华乐比赛中荣获中阮高级专业组杰出金奖。2023年在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课程。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扬琴
马欢, 1983年生于天津,4岁开始跟随魏砚铭教授学习扬琴。她在200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成为扬琴泰斗项祖华教授的门生,并随国际扬琴协会主席Viktoria Herencsar女士学习匈牙利大扬琴与王以东教授学习打击乐。她在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后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并于2010年成为新加坡华乐团扬琴演奏家。她随新加坡著名作曲家罗伟伦先生学习作曲,著名指挥家郑朝吉博士求教指挥,现兼任新加坡扬琴协会副主席。
她在2002年获得首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铜奖,并于2003年发起成立丝弦室内乐团,参加国际青少年器乐大赛荣获组合金奖。在校期间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集及风华国乐”、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和中法音乐节和中匈音乐节,并在多地举办《项祖华作品专场音乐会》及讲学活动。她首演了双扬琴曲《梁祝.·蝴蝶琴韵》,录制《项祖华扬琴作品精选之二》专辑及举办《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名曲名家专场音乐会》等音乐会。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2012年受邀为新加坡教育部夏令营担任扬琴教师及指挥助理,受邀为2015 NAFA 致达协奏曲大赛评委。她培养的学生在2012和2014年的新加坡全国器乐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创作上,她的作品包括民族管弦乐《迷行》、《娘惹吟》室内乐《追梦》,委约作品有《小星星幻想曲》、《let it go》、《培群校歌》等。
黄煒軒希望以独特的方式,将传统乐器笛子转变为诗意的躯体,在声音中寻找故事,并且不断探索和突破、发掘尚未开发的音乐表达途径。
黄煒軒几年前在新加坡艺术周参与了Path. 9项目,至今仍回味无穷。Path. 9是由多媒介艺术家黄晨晗(Boedi Widjaja)创作的艺术和声音装置作品。作品极具开创性,在2018年的新加坡艺术周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体验。2019年,黄煒軒为本地短片《菩提》录制配乐。电影配乐由新加坡作曲人骆思卫原创,并在2019年全国青年影片奖中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2021年,黄煒軒首演了《望月怀远》。曲子由本地回响吹打团委任骆思卫创作,为一首笛子协奏曲。2023 年,他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首演了新加坡作曲家陈婷嫣创作的室内乐作品The Absence of。同年,他与视觉艺术家方舒颖合作,为她的作品《尘惦》配乐。该作品在 “电力站” 艺术之家(The Substation)所举办的艺术节上首演,随后于2024 年柬埔寨吴哥窟摄影节和研讨会上展出。
黄煒軒在2018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笛子公开组赢得了亚军。一向对华乐室内乐情有独钟的他也2020年和回响吹打团以乐团的形式一同参与新加坡华乐比赛,并赢得了冠军。2022年,黄煒軒与南艺华乐小组一起参加了新加坡华乐比赛,再次获得小组冠军。这些经历一再证明了黄煒軒对于音乐坚定不移的努力,以及长期的投入与热爱。
黄煒軒在导师尹志阳(现任新加坡华乐团笛子首席兼吹打乐声部长)的指导下,于2023年获得此学位由南洋艺术学院、著名的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共同颁发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
2023年5月,黄煒軒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笛子演奏家。
笛子
梆笛
黄煒軒希望以独特的方式,将传统乐器笛子转变为诗意的躯体,在声音中寻找故事,并且不断探索和突破、发掘尚未开发的音乐表达途径。
黄煒軒几年前在新加坡艺术周参与了Path. 9项目,至今仍回味无穷。Path. 9是由多媒介艺术家黄晨晗(Boedi Widjaja)创作的艺术和声音装置作品。作品极具开创性,在2018年的新加坡艺术周吸引了不少观众前来体验。2019年,黄煒軒为本地短片《菩提》录制配乐。电影配乐由新加坡作曲人骆思卫原创,并在2019年全国青年影片奖中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2021年,黄煒軒首演了《望月怀远》。曲子由本地回响吹打团委任骆思卫创作,为一首笛子协奏曲。2023 年,他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首演了新加坡作曲家陈婷嫣创作的室内乐作品The Absence of。同年,他与视觉艺术家方舒颖合作,为她的作品《尘惦》配乐。该作品在 “电力站” 艺术之家(The Substation)所举办的艺术节上首演,随后于2024 年柬埔寨吴哥窟摄影节和研讨会上展出。
黄煒軒在2018年新加坡全国华乐比赛笛子公开组赢得了亚军。一向对华乐室内乐情有独钟的他也2020年和回响吹打团以乐团的形式一同参与新加坡华乐比赛,并赢得了冠军。2022年,黄煒軒与南艺华乐小组一起参加了新加坡华乐比赛,再次获得小组冠军。这些经历一再证明了黄煒軒对于音乐坚定不移的努力,以及长期的投入与热爱。
黄煒軒在导师尹志阳(现任新加坡华乐团笛子首席兼吹打乐声部长)的指导下,于2023年获得此学位由南洋艺术学院、著名的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共同颁发的音乐(荣誉)学士学位。
2023年5月,黄煒軒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笛子演奏家。
楊心瑜,台湾⻘年笙演奏家,曾任香港中乐团笙助理首席,现为新加坡华乐团中音笙演奏家。2021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目前也在多所学校任职笙/唢呐指导教师。
从小对笙有着极大的热诚且以笙演奏为终身志业。在台湾师从黄胧逸。为学习最道地的传统经典笙曲,在双亲的大力支持下,几近走遍中国各地拜访所有笙名家学习,并为著名笙大师胡天泉在台湾的嫡传弟子。中学时期,便多次连获全台湾区学生音乐比赛、中华国乐协会笙独奏、黄钟奖等台湾重要比赛冠军。为深造笙演奏艺术,大学时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杨守成教授,并两度获得音乐学院奖学金。2006 年获邀与中国⺠族管弦协会《著名笙演奏家艺术精品系列》专辑录制,收录芦笙独奏曲《瑶家儿女唱新歌》。 2008年荣获中国⺠族管弦乐协会所主办北京首届笙演奏大赛银奖殊荣,以及文华艺术院校「少数⺠族特色乐器」芦笙铜奖, 2014年台湾国乐团举办绝世好笙音获得第一名及最佳舞台魅力奖。 2015-2016 年两次与香港中乐团演出笙独奏《群笙响起》《群笙再响》,均担任笙独奏及领奏。 2015 年,获邀与台湾国乐团演出簧的世界担任笙协奏《虹》,及首演笙与管风琴协奏曲 《簧》。 2018年,以独奏家身分获邀于香港中乐团与关迺忠,演奏《孔雀》笙协奏曲,同年获邀于台湾国乐团星聚点音乐会演奏笙与管风琴协奏《簧》。曾经合作过的乐团包括:北京广播⺠族乐团、北京中央⺠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杨君风格掌握全面、技术熟稔,亦精通芦笙、葫芦笙、巴乌笙等多种少数⺠族乐器。 2022 与陈奕潍共同创作笙独奏曲《点线方圆间》由台北市立国乐团出版。
笙
中音笙
楊心瑜,台湾⻘年笙演奏家,曾任香港中乐团笙助理首席,现为新加坡华乐团中音笙演奏家。2021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目前也在多所学校任职笙/唢呐指导教师。
从小对笙有着极大的热诚且以笙演奏为终身志业。在台湾师从黄胧逸。为学习最道地的传统经典笙曲,在双亲的大力支持下,几近走遍中国各地拜访所有笙名家学习,并为著名笙大师胡天泉在台湾的嫡传弟子。中学时期,便多次连获全台湾区学生音乐比赛、中华国乐协会笙独奏、黄钟奖等台湾重要比赛冠军。为深造笙演奏艺术,大学时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杨守成教授,并两度获得音乐学院奖学金。2006 年获邀与中国⺠族管弦协会《著名笙演奏家艺术精品系列》专辑录制,收录芦笙独奏曲《瑶家儿女唱新歌》。 2008年荣获中国⺠族管弦乐协会所主办北京首届笙演奏大赛银奖殊荣,以及文华艺术院校「少数⺠族特色乐器」芦笙铜奖, 2014年台湾国乐团举办绝世好笙音获得第一名及最佳舞台魅力奖。 2015-2016 年两次与香港中乐团演出笙独奏《群笙响起》《群笙再响》,均担任笙独奏及领奏。 2015 年,获邀与台湾国乐团演出簧的世界担任笙协奏《虹》,及首演笙与管风琴协奏曲 《簧》。 2018年,以独奏家身分获邀于香港中乐团与关迺忠,演奏《孔雀》笙协奏曲,同年获邀于台湾国乐团星聚点音乐会演奏笙与管风琴协奏《簧》。曾经合作过的乐团包括:北京广播⺠族乐团、北京中央⺠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杨君风格掌握全面、技术熟稔,亦精通芦笙、葫芦笙、巴乌笙等多种少数⺠族乐器。 2022 与陈奕潍共同创作笙独奏曲《点线方圆间》由台北市立国乐团出版。
許文俊,新加坡打击乐演奏家,曾被《海峡时报》 誉为同辈中最有潜力的音乐家之一。文俊于 2022 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家。现任摩尔斯打击乐团创意总监、新加坡华乐总会青年部主席、新加坡打击乐协会秘书长、及南洋艺术学院和新加坡武装部队的打击乐教师。
許文俊自幼学习钢琴与钢琴,由扬琴教育家魏砚铭启蒙且精心栽培。2010 年考入南洋艺术学院西洋打击乐系,并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学士学位。随后获全额奖学金前往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修读硕士学位。文俊在 2022 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此外,他也曾受邀为欧洲室内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担任打击乐手,并曾在获得格莱美奖的俄耳浦斯室内乐团担任实习团员。
文俊非常重视打击乐的发展和创新,并积极推广现代打击乐的创作,至今已委约并首演了超过 40 部包括独奏、重奏、室内乐等不同类型的新作品。文俊成立的摩尔斯打击乐团已举办过多场演出,与多位本地作曲家合作,积极推广本地原创作品及新加坡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声音,至今已委约了 9 首打击乐作品。
文俊也是打击乐国际品牌 Freer Percussion 的代言人。
打击乐
許文俊,新加坡打击乐演奏家,曾被《海峡时报》 誉为同辈中最有潜力的音乐家之一。文俊于 2022 年加入新加坡华乐团,担任打击乐演奏家。现任摩尔斯打击乐团创意总监、新加坡华乐总会青年部主席、新加坡打击乐协会秘书长、及南洋艺术学院和新加坡武装部队的打击乐教师。
許文俊自幼学习钢琴与钢琴,由扬琴教育家魏砚铭启蒙且精心栽培。2010 年考入南洋艺术学院西洋打击乐系,并获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学士学位。随后获全额奖学金前往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修读硕士学位。文俊在 2022 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此外,他也曾受邀为欧洲室内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四川交响乐团担任打击乐手,并曾在获得格莱美奖的俄耳浦斯室内乐团担任实习团员。
文俊非常重视打击乐的发展和创新,并积极推广现代打击乐的创作,至今已委约并首演了超过 40 部包括独奏、重奏、室内乐等不同类型的新作品。文俊成立的摩尔斯打击乐团已举办过多场演出,与多位本地作曲家合作,积极推广本地原创作品及新加坡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声音,至今已委约了 9 首打击乐作品。
文俊也是打击乐国际品牌 Freer Percussion 的代言人。
黄桂芳,弹拨声部长/三弦首席、瞿建青,扬琴首席、俞嘉,琵琶首席
郭勇德,首席指挥
这是一场由弹拨声部长兼三弦首席黄桂芳、扬琴首席瞿建青、琵琶首席俞嘉共同策划的音乐会。
锦绣年华,顾名思义都是由华乐团的青年演奏家以弹拨乐为主的组合,细意挑选了多首弹拨乐重奏以及综合类重奏精品,编制由小到大,更体现了乐团青年弹拨乐演奏家们的朝气与实力!
新加坡华乐团 成立于1996年的加坡华乐团是本地的旗舰艺术团体,更是唯一的专业国家级华乐团。自1997年首演以来,拥有超过80名演奏家的新加坡华乐团在肩负起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际,也以发展和创新为重任。新加坡华乐团赞助人为现任国务资政李显龙,并坐落于被列为国家古迹的新加坡大会堂。新加坡华乐团更通过汲取周边国家独特的南洋文化,发展成具多元文化特色的乐团。各种资源和优势相互交融,使新加坡华乐团成为一支风格独具的优质华乐团。乐团首席指挥郭勇德于2023年上任,原音乐总监葉聰在掌舵20年后,于2023年成为荣誉指挥。 新加坡华乐团不断策划与制作素质高又多元性的节目,使它在华乐界占有—席之地,而日益扩大的观众群也目睹了华乐团这几年来的成长。 历年来,新加坡华乐团走访了亚洲和欧洲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出,其中包括北京、上海、香港、伦敦等。新加坡华乐团大受好评的海外演出包括2007、2018、2023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19年的韩国光州音乐会,以及2019年的欧洲巡演,足迹遍及德国柏林、捷克布拉格、意大利弗利,以及希腊约阿尼纳。2022年,新加坡华乐团演奏家前往德国,在“Klassik Open Air”音乐节上与纽伦堡交响乐团同台演出,吸引了超过75,000名观众。 新加坡华乐团十分重视跨文化交流,于2018年与格莱美奖得主、知名小提琴演奏家Joshua Bell一同录制《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此曲在2023年推出后立即得到极大回响,荣登英国古典音乐家排行榜前20名,成为第一支登上此排行榜的华乐团。 新加坡华乐团与砂拉越的艺术团体Tuyang Initiative合作,在2022年新加坡国际艺术节呈现了一场名为MEPAAN
成为新加坡华乐团乐友 新加坡华乐团专为乐迷设立的乐友计划,欢迎每一位热爱华乐的您加入这个充满热忱的大家庭。会员不仅可享有优先订票、免费演出票、专属折扣等丰富礼遇,更能第一时间掌握乐团动态与演出资讯,近距离参与新加坡华乐的发展历程。 加入乐友,您将不仅是观众,更是推动华乐文化传承与成长的重要一员。透过您的支持,新加坡华乐团得以持续谱写动人乐章,让本地华乐在舞台上、社区中、世界各地持续发光发热。现在就成为我们的乐友,与我们一起用音乐连结彼此、滋养城市。 SCO 之友会员的益处 特别福利,独家优惠 您将受邀参与乐季里乐友专属的各项活动、各大媒体发布活动、仅限会员的春节庆祝活动,并有机会与客座指挥、独奏家和乐团的演奏员近距离交流。 乐友也享有优先购票,在对外开放售票前预订最佳座位,并享有特惠折扣。 艺术交流,以乐会友 通过新加坡华乐团各项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热爱华乐的朋友。
Official Radio Stations
Official Newspaper
Official Airline
Official Payment Partner
A Partner of
Official Radio Stations
Official Newspaper
Official Airline
Official Payment Partner
In Celebration of
A Partner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