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特写】与高韶青畅谈韶琴的奥妙

享誉国际的超技创新胡琴大师高韶青将联同华乐团副指挥倪恩辉为您带来一场激情澎湃的“韶音生辉”音乐会!除了开场曲《奔腾》外,高韶青将会用他研发的韶琴亲自演绎近年风靡乐界的《随想曲第二号 – 蒙风》,更有他创作并编曲的《随想曲第六号 – 韶音》华乐版世界首演!中国著名作曲家王丹红满载江南水乡意境,描写苏州古典园林风貌的《四季留园》也会作本地首演。激情与惬意,尽在这一场!

当初创造这个乐器的契机是什么?它和二胡有什么不同?

高韶青:我设计韶琴二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路走来我发觉我一直在打造一个非常适合自己,功能多元化,音量大,音域宽,音准、音色稳定的一个乐器。

千斤

最早我记得是80年代末的时候,我那时候设计了一个千斤,这个千斤是在保持原来的定弦之外,又可以上下移动,甚至可以把它拿掉,为什么设计这个千斤呢?主要是我认为二胡的音域对我有限制。如果我正好碰巧有音乐会要演三首不同定弦的曲子的话,我得带三把二胡,对我来讲非常不方便。我当时设计的千斤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挪动或拿掉千斤,就能扩大音域。我们现在的二胡作品,包括传统的和新创作的,就一把琴搞定!好处就是在,我有些时候喜欢拉拉西方古典音乐,我现在就不用移调了,对我来讲,玩音乐变得更加有趣。

弦轴

还有就是轴上面的一个改进,主要是解决一个传统轴不太容易调音的这个问题,传统轴在微调的时候,就算它工艺再好,都会有问题。因为你一旦调不到那个点上,就差那几个音分,所以说这个很不方便。而且我手容易出汗,一出汗在台上然后灯一照调音就调不准,所以说后来就用那个绳子绑在千斤的上面来微调,但我又觉得好像感觉很落后,所以我就干脆用现代的轴承调音,这样我一下就解决了这个调音难的问题。

音筒

另外,我发觉二胡传声的方向有问题,在大的音乐厅台上,感觉二胡的声音会小很多,在小的房间里就会很响亮,我后来发觉可能跟传声的方向有关系。面对着观众的时候二胡传声的方向是向左边的,然后通过后面的台舞台再反射到观众,所以说上面可能会打一些折扣,这也是在音乐厅里二胡的音量出不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说我们韶琴的这个琴筒方向是可调的,在音乐厅的时候可以把它调地向前向上,把声音有效地传地更远,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琴皮

再来,韶琴用的这个皮也解决了我认为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因为二胡的蛇皮特别容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比如新加坡很湿润,这样的话你在北京的时候明明拉的很好听的一把琴,到了新加坡以后,可能一下就变闷了。因为蛇皮会吸收很多的水汽,就会变软变闷,这个非常难搞。我一直以来又环保,我就决定用人造皮,我的概念是人类现在的这个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地步了,肯定可以找到能够代替蛇皮的材料,结果就找到了这个材料。而且这个皮非常稳定,不受天气的影响,高音和低音都非常的统一透亮。

最后呢,就是大概十几年前吧,具体也想不起来了,我把这些所有的发明都综合在一起了以后,我就把所有的这些改进都放在一把二胡上,取名叫韶琴二胡。从八十年代末到现在已经很久了,反正现在我在练习和演奏的时候是非常过瘾的,特别是看到任何的作品都可以马上拿来拉,这种感觉很爽。

在《韶音生辉》音乐会上,你将演奏自己创作的两首曲目,他们分别讲述了什么?灵感源于哪里?为什么想把这两首献给新加坡的观众?

高韶青:在《韶音生辉》的音乐会上呢,这一次将为大家演奏两首,一首是《随想曲第二号 – 蒙风》,一首是《随想曲第六号 – 韶音》,都是我的随想曲系列中,我自己写的作品。

《随想曲第二号 – 蒙风》

为什么选《蒙风》呢?因为这一首是非常流行而且大家喜爱度比较高的作品。这是我2008年曾经应邀为上海之春二胡比赛写的决赛曲目,大家都很喜欢。这一次也将在新加坡华乐团给大家呈现华乐版的这个《蒙风》。它是我按照蒙族的这个旋律,非常简单的四个音,re fa so la, 然后把它发展成了一个炫技的,又融入欧美民族音乐舞蹈风的这样的一个作品。所以大家听到的会和一般的作品不太一样,因为它节奏上有很多切分,非常有舞蹈性,中间又有一段非常抒情浪漫的一个片段,还有跟大提琴solo里的“对话”。这首《蒙风》,其实我知道新加坡有很多观众很喜欢,所以说我们就选了这一首。

《随想曲第六号 – 韶音》

另外《韶音》也是我迄今为止写的6首随想曲中最近创作的一首,也有两三年了。这一首实际上是以湖南风格的旋律来写的,也属于炫技的随想曲。我的随想曲首先旋律要很好听,第二,风格要新颖,每一首都要有不同,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韶音》呢这一次真正是用韶琴的音域来呈现的作品,因为韶琴有低音,非常浑厚,高音又非常漂亮,所以说,我在旋律上就可以在低音来一遍,然后高音再来一遍,有不同的感觉。我在和声上呢,也是花了一些功夫,融入了一些很好听的这种和声和肢体。这次特别高兴的是跟华乐团一起合作,因为我原来是写给西洋交响乐团的,这次是华乐团,我真的非常期待。

上一次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是2017年。阔别五年,这次的新加坡之行最让你期待的是什么?

高韶青:上一次跟新加坡华乐团合作已经是2017年了,一转眼就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次也非常非常的想念。因为我好多的好朋友都在新加坡华乐团都是很棒很棒的音乐家,这次呢也是跟以前一样,来到新加坡大家一起在台上排练,在台下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音乐会上跟观众互动,这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快乐非常喜悦的事情。而且这一次非常高兴能够跟我们非常棒的倪指挥合作,我知道他二胡拉的真的非常好,所以说这一次我也非常激动,又年轻又帅,而且业务能力又非常棒,所以这次有好多好多我很期待的地方。

Support Your National Chinese Orchestra

Event Calendar

  • All
2024
DEC
2025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2026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Search This Site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